中新網湖南新聞3月2日電 (唐小晴 唐書東 陶冶)“水庫修好了,以后遇到再大的旱情都不怕了!笨粗鵁ㄈ灰恍碌乃畮,湖南省祁陽市鄧家沖水庫周邊的村民心里的“石頭”落下了地。
鄧家沖水庫由于使用年限長,水庫灌區部分設施老化,蓄水能力較差。每逢汛期來臨,迅猛的水流時常會淹沒周邊的田地。遇到干旱天氣,村民又面臨缺水問題,影響農作物灌溉。水渠問題,成了懸在村民心中的“一塊石頭”。如今,鄧家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已接近尾聲,預計3月中旬即可完成蓄水,確保周邊700多畝稻田春耕正常用水。
“您好,春耕在即,我田里水不多了,請問能否開啟廣塘水庫的閘門?”3月1日,種糧大戶唐國平撥通了祁陽廣塘水庫管理員的電話。接到電話后,廣塘水庫的工作人員立即到現場查看情況。在檢查確保涵閘等機械設施正常運轉后,工作人員爬上啟閉機臺,啟動電源,開啟閘門,放出的水流順著渠道流進稻田。廣塘水庫去年完成除險加固,蓄水灌溉能力有了顯著提升。
“春水貴如油,我在水庫下游500米處種植了200多畝水稻,能夠及時放上春灌水,早稻一定有個好收成!”唐國平滿懷期待地說。大約再過10天,農民們將陸續進行田地翻耕,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播種新的希望。
為了讓豐產水暢流到田間地頭,祁陽將水利建設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首要任務來抓,先后完成了大江、龍江橋等水庫除險加固,實施龍江橋灌區、石喝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工程、文家沖水庫灌區和大江灌區農業綜合水價改革項目,高標準建設雙牌灌區祁陽十五、十六支渠帶路工程,對渠道采用一次性開挖成型,一次性現澆,采用定型渠道分水口進行流量計量,遠程監控渠道運行情況,實現智能化、信息化管理,打造了全省現代化、示范化、智能化灌區。
“要持續加強農村水利建設,積極推進灌區骨干工程建設,解決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、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涉水問題!逼铌柺兴贮h組書記局長鄧衛芳介紹,去冬今春,祁陽已完成整修山塘1000余口,整修機電排32處,實施小型水庫除險加固16座,增加供水能力250萬方,新增、恢復、改善灌溉面積8.3萬畝。
通過對大型灌區、中小型水庫、骨干山塘的建設管理和有效灌溉,祁陽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,2016年來五次獲評湖南省糧食生產標兵縣。(完)